今天碰到一个老板,姓张,在湖南做建筑幕墙工程的。老张人挺实在,就是一提税务和资质的事儿,头就疼。他说:“咱搞工程的,利润本来就薄,税再一交,剩得就更少了。”这话听着耳熟吧?很多老板都有这困扰。其实啊,创业不易,节税更是一门学问,尤其是建筑行业,税务筹划好了,能省下不少钱呢!
先说说资质的事儿。在湖南,想接建筑幕墙工程总包项目,得有相应的资质。老张一开始也不懂,到处打听,后来才明白,这资质分为一级和二级,不同等级能接的项目规模不一样。一级资质要求高,净资产得2000万以上,还得有足够数量的一级建造师、高级工程师等等;二级资质相对低一些,净资产400万以上,人员配置也少一些。
老张一开始想着自己弄,结果发现光是准备材料就够呛。什么营业执照、财务报表、人员证书、社保证明、工程业绩证明,一堆材料搞得他头晕脑胀。后来还是找了专业的代办公司,人家轻车熟路,很快就把材料准备好了,提交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,没多久就批下来了。
这里给大家划个重点:找代办公司真的能省不少事儿,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,效率还高。当然,你得擦亮眼睛,别被不靠谱的公司坑了。
资质办好了,接下来就是怎么节税了。老张一开始也愁这个,后来听了我的建议,用了核定征收个体户和有限公司的组合,效果还真不错。
咱们来算笔账。假设老张的公司一年净利润500万。如果是有限公司,企业所得税得交25%,也就是125万;剩下的375万还得交20%的个人所得税,也就是75万。这一算,总共得交200万的税,剩下300万。
但如果用核定征收个体户呢?个体户没有企业所得税,个人所得税才2%。500万乘以2%,就是10万。这么一算,剩下490万,比有限公司多了190万!这差距,不可谓不大。
当然,有人会说,个体户和有限公司在法律责任、经营范围上有区别。没错,所以老张是这么操作的:把公司业务拆分,一部分用有限公司接大项目,另一部分用个体户接小项目。这样既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,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税。
老张有个项目,合同额800万,净利润大概200万。如果全用有限公司,企业所得税50万(25%),个人所得税30万(20%),总共交80万税,剩下120万。
老张用了个体户,个人所得税4万(2%),剩下196万。这一对比,个体户比有限公司多赚了76万!老张乐坏了,直说早该听我的。
当然,个体户也有个体户的麻烦,比如得自己去跑工商、税务的事儿,还得找个靠谱的会计。但比起省下的税钱,这些都不算啥。
说到节税,巴菲特有句名言:“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,你才知道谁在裸泳。”意思是说,只有在经济不好、税务稽查严格的时候,你才知道谁真正做好了税务筹划。老张深以为然,他说:“税筹好了,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。”
还有马云也曾说过:“今天很残酷,明天更残酷,后天很美好,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。”创业维艰,节税就是给自己多留点子弹,才能撑到“后天”。
现在爱税宝在河南、山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等地均有可以核定征收的园区,所得税低至千分之二。老张就是在湖南的一个园区注册了个体户,享受了这个政策。他说:“这政策真好,省了不少钱。”
具体怎么操作呢?很简单: